自2016年開始,東海大學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即開始聯合舉辦火星任務競賽,今年適逢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時刻,全世界爭相發射火箭至火星探測,全國火星任務競賽也在在科技部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配合第一屆台灣科學節擴大舉行,包括火星降落大賽、避障車大賽以及火星科展總共吸引了80個隊伍參加競賽。
搭配第一屆台灣科學節進行科普活動,火星任務競賽今年也擴大了競賽規模,今年的降落賽更改為使用搭載釋放艙的大型無人機,在20公尺高的高空投放火星車降落設備。火星車避障賽今年也擴大了跑道規模,高中生徹底展現程式編碼能力以及實際障礙物的應變設定技巧。火星科展項目,參賽學生必須利用科學理論來解決火星上會遇到的問題,從產生水和氧氣到糧食以及醫藥等等,學生們把課本裡的知識充分運用來解決問題並現場展演與民眾互動,現場氣氛熱烈充分發揮科普精神。
火星車降落大賽
火星避障車大賽
火星科展
火星任務與其他科學競賽不同的是,它是一個全民都可以參與的火星科學盛宴。除了各項競賽皆開放給民眾觀看之外,東海大學也號召校內不同院系老師參與策展。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下,各系所教授將自身的學理專業融入火星任務,在科博館創造一個小型火星生活圈進行展示,這也是全國唯一由大學端所規劃辦理的火星主題展示。現場有火星無人農場,花朵植物完全由機器人做精準照護,不但節省資源又更有效率。火星綠藻屋,利用藻類進行廢水淨化以及產生氧氣,並且循環練可以養殖魚蝦,讓未來火星殖民更真實。現場還可以測試火星上的跳躍力和平衡力以及火星仿生建築展示,洞悉未來火星居住的設計原型。淋朗滿目的展示也讓參賽選手和參觀民眾走一趟火星科技之旅。
理學院應數系:天文中的數學 理學院化學系:火星「刻」學;火星上的能量轉換與儲存
理學院生科系:智慧無人農場 創藝學院建築系:火星仿生建築暨未來火星城市設計
工學院電機系:火星電動車 國際學院永續學程:再生氫燃料電池
理學院生科系:誰能在火星上生活、好奇號上微生物對火星的影響 農學院畜產系:太空酪場
理學院應物系: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 農學院運健學程:精神時光屋:運動能力監控系統
國際學院永續學程:矽藻與其他浮游植物在火星殖民及人類生存中扮演的角色
創藝學院:火星表面 工學院化材系:資源循環生生不息的火星綠藻屋
除了院系展示外,在大學端,高教深耕計畫也支持理學院的創意課進行火星任務計畫,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在理學院多位老師的跨域教學下,將物理、化學、生物及數學理論延伸到火星殖民的應用。總共八個團隊參與火星任務的大學組科展,在火星任務科展競賽現場進行展演,也與高中科展團隊互相觀摩及學習,對於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科學探究學習,打造一個互動的橋樑。未來火星任務將會持續擴大科展的項目,增強學習動機,讓更多高中生可以結合小論文探索進入到火星任務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