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生態、綠能、永續」是人類共同的重要議題和責任,「環境永續」則是台灣必須正視與刻不容緩的課題,讓人們經由永續的深化,更加體認心靈維護與綠色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確立綠色環境永續的美學觀。東海大學藝術中心,於109年4月15日舉辦「生態.綠能.永續」親生命環境智造展開幕,展覽由本校創藝暨藝術學院院長林文海策展,並邀請校內師生參與,展期至5月14日止。
「生態.綠能.永續」親生命環境智造展宣傳文宣
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表示,學校重視環境永續,持續在發展文化、社會、經濟以及生態四大永續,對於永續環境議題長期關注與探討,並提供學生跨域學習。而策展人林文海表示,東海大學校園環境維護與各系所之研究成果,一直是外界有目共睹的。此次「『生態.綠能.永續 』東海大學親生命環境智造展 」,集結展現東海大學相關院系所對於環境議題研究之能量,透過不同角度思考自然環境、人居空間與生命多樣性之問題,進而反思我們的生存現況與未來生活之想像。
展覽現場
本次展出內容有 「淨‧溪 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計畫」,為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和東海大學結合產、官、學、研,透過工程技術,解決上游汙水處理問題,使溪流流進乾淨溪水,讓魚蝦、螢火蟲重返東大溪。
工學院院長張嘉修以東海湖為AIoT做為應用場域,提出「AI 翻轉東海湖 智慧養殖、生態環境教育與環保永續」落實智慧永續循環經濟的思維, 朝向生態永續的東海湖綠環境。
與會貴賓合影
建築系邱國維老師 PROJECT MOSES( 摩西計畫之DSP沐霧塔 代表總部位於耶路撒冷的古聖殿騎士團,所發起的一項國際人道可持續性建築創新行動。 DSP 仿生設計biomimicry)透過親生命設計研發 翻轉氣候變遷下對歷史古文明的水資源破壞以及人文歷史聚落的持續衰敗。
建築系邱浩修老師 「顯|微建築 Biophilia Micro architecture 」 從自然中發現理性與情感的美學秩序與共生本質,運用參數與衍生設計的運算法則,將自然形式的生物智慧,轉變為新的親生命建築樣態 。
展覽現場
美術系林文海老師的「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桃園藻礁與珊瑚礁一樣提供人類社會發展的許多功能,包括生物多樣性、漁業、旅遊以及海岸保護等。然而海岸人工化所造成的棲地破壞,最終藻礁生態系將可能完全消失於台灣。
生科系趙偉廷老師「火星表面之生態建構與實景」美國太空總署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好奇號」拍攝組成史上最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圖,畫質高達18億像素的影像。不管是地貌、土壤岩粒、荒蕪的隕石坑邊緣、顏色和留下的車輪軌跡全都清晰可見。
火星表面之生態建構與實景
景觀系鄒君瑋老師提出「種子計畫」,種子是植物生命的起源從萌芽、成長,到開花、授粉、結果,與其他物種共同營造出綠色大地的生態多樣性,為地球提供氧氣以及二氧化碳間的循環,建構環境永續的基礎 。
國際學院林政燁同學的「測地線圓頂結構的封閉式生態系:藻類於大氣組成置換」,則期望能夠更進一步對於薩巴傑反應以及利用離子液對於多醣類的分解做更完整的實驗,進而成為一個真實的居住環境。
此次策展的主軸環繞在永續環境之建構,通過展示提升公眾對於生態、綠能、永續、親生命環境專業領域方面的認知期望帶給大眾、東海師生更多面向的思考,並激發更多對於環境良善的研究與創造。
開幕式貴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