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化材系結合基礎化材與醫療研究課程並獲東海大學高教深耕計畫補助,邀請化材系第40屆系友李宇翔副教授位同學們介紹其在標靶治療乳癌研究的成果外,當初他從化工跨領域到醫工的心路歷程,期望能對系上的學弟妹有所勉勵。
化材系第40屆系友李宇翔教授,現中央醫工教授。
講者李宇翔教授是東海大學化材系第40屆系友,此次講題是「以腫瘤標靶奈米試劑用於乳癌光化學治療之研究」,講者和學生講解是怎麼做到從東海化工系學生轉變成中央醫工教授, 2006年在南加大拿到博士學位,他研究基因轉殖,因為有些疾病已無法用藥物醫治,必須把好基因送進細胞核裡,傳統作法用超聲波打破細胞膜,他以助波場的超聲波技術讓細胞和DNA載體在一起讓他帶入。
李宇翔教授為演講開題。
畢業後他到北內華達州Reno工作,主要研究長生不老的藥,鑽研一直困擾人類的問題,人為什麼會老?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成果顯示因為基因分裂時,退化使端粒越變越短,不會變的只有生殖細胞和幹細胞,而身體裡有一種酶,只要被啟動就不會老化,癌細胞亦然,如何讓這適當的酶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拉長基因端粒,同時也要防止罹患癌症,正因為學長有工程背景加上博士研究藥物輸送,才能有這工作機會。
同學與老師聽講。
2008~2010年做postdoc,一般身體檢查最常採抽血和尿液檢體,多屬於侵入性醫療,講者選擇非侵入性的唾液作為檢查身體全身系統疾病的媒介,一開始醫生們並不認同且認為唾液沒有有效的分子可分析,結果證實唾液的酶會被包起來不被分解掉,可用來檢測像是口腔癌、糖尿病等因子。
講者與學生互動Q&A。
2010年學長回到台灣於中央大學醫工所任教至今,其研究領域三大部分(1)醫事奈米醫學藥物輸送:重點在如何將難溶的藥物順利放在載體進入身體(2)微藻養殖:現今流行的營養食品-DHA其實是從微藻養出,他們控制氧氣的輸送,提供充足養分使微藻長得很好增加產能(3)Shearing Biology:組織裡也有剪切力,正因如此讓組織受到更沉重的傷害,就像吸菸除了會得肺癌,也因為心血管組織一直受到尼古丁的衝擊造成心血管疾病。每個階段的轉變及所面對的問題,就是要一直學習,自我學習,甚至現在當老師也是要一直看paper教學相長,需要付出時間精力。
同學聽講。
最後,講者針對HER2-overexpressing乳癌研究報告,乳癌易診斷、死亡率很高,轉移後治癒率低且變化很快,一般治療為手術、放療、化療,以毒攻毒把正常的細胞也殺了,所以新的策略是(1)標靶藥,只殺癌細胞不殺好細胞(2)化療藥物量降低改用光治療,因為光熱力讓東西發熱把癌細胞熱死,光和光敏器藥粉被激發出來,光動力產生使癌細胞死亡,如顯影劑,缺點是有強的光降解性,在水溶液中半月期很短,講者做一些實驗證明東西還在載體上(即ICG還存在),發現其可躲過白血球的攻擊,這是因為他更親水,又因ICG都具有螢光性,用光測試其細胞吃的比較好,提升光治療效果,ICG在近紅外線表的附近發現sampole,光動力要43℃以上,PEG被水性高分子使在身體可待更久,未來診斷劑治劑就可利用這研究的成果嘉惠於乳癌的患者。
跟隨全球化的腳步,台灣正積極發展醫療產業,在生醫材料革新的浪潮下,新趨勢是結合生醫、材料工程及數據分析,來朝向具有技術層次高、產品附加價值高醫療新端點。東海大學化材系透過此次的專研演講,以既有的工程科學背景為基礎,結合過往到未來一直熱門的醫療研究,期望藉此培養擁有跨領域人才。